關(guān)于呼吸道病原體,,你知道多少?

▎本期科普作者:醫(yī)學檢驗科 技師 董瑞杰
大家好
這里是『醫(yī)生說』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人群中發(fā)病率很高
分為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
指病原體感染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或肺部
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腫痛、咳嗽,、頭痛等癥狀
呼吸道病原體具有感染力強,、傳播快、潛伏期短,、發(fā)病急等特點
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
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
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是一種造成人類及動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 病毒,,在分類學上,,流感病毒屬于正黏液病毒科,它會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氣迅速的傳播,,在世界各地常會有周期性的大流行。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Flu A)危害最大,,又分許多亞型,,至今 H 有18 個亞型,N 有11 個亞型,;乙型,、丙型致病性弱,不易發(fā)生變異,。
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隱性感染者。動物亦可能為重要貯存宿主和中間宿主,。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其次是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間接傳播,,密切接觸也是傳播流感的途徑之一。

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嬰幼兒和免疫缺陷人群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能夠?qū)е录毙约氈夤苎?、肺炎、哮喘等疾病?/span>屬于副黏病毒科,,單鏈的RNA病毒,。和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均被認為是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

鼻病毒是導致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的致病因子,,屬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腸道病毒屬,是一組單正鏈的小分子RNA 病毒,。

屬于腺病毒科,,雙鏈DNA分子病毒,,腺病毒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癥為主,包括高熱,、咳嗽,、咽喉痛,少數(shù)可發(fā)展為重癥肺炎,。此外,,也可引起眼部感染和胃腸道癥狀。
腺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眼分泌物,,經(jīng)呼吸道或接觸傳播,腸道感染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容易在幼兒園、學校和軍營新兵中暴發(fā)流行,。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兒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見的病原體,,屬副黏病毒科肺炎屬的RNA 病毒。
多見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癥狀有高熱,、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現(xiàn)為細支氣管炎及肺炎,。少數(shù)病兒可并發(fā)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長兒童感染后,,主要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感染,。
合胞病毒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占我國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第一位,其癥狀與副流感病毒肺炎,、輕癥流感病毒肺炎及輕癥腺病毒肺炎臨床上幾乎無法區(qū)別,。本病診斷主要根據(jù)病毒學及血清學檢查結(jié)果。

支原體不同于普通的細菌和病毒,,它比細菌小,,卻比病毒大。它是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MP是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感染MP 后可引起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zhì)性肺炎為主,,有時并發(fā)支氣管肺炎。

肺炎衣原體不能體外培養(yǎng),,只能在細胞內(nèi)寄生,,無運動力,能獨立進行有限的代謝活動; 染色體有DNA和RNA兩種核酸,,只能在細胞內(nèi)復制,、繁殖。


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多發(fā)的感染性疾病,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細菌等多種病原體均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易識難斷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診療難點,。不同病原體感染后的臨床表現(xiàn)相似,但病因(感染病原體)難以明確,、難以針對性治療,。尤其對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兒、老人若不早期及時干預治療,,易繼發(fā)細菌感染或誘發(fā)并發(fā)癥,,延誤治療則會導致病情加重。因此,,早期,、快速、準確的判定致病原,,及早確定治療方案,,對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醫(yī)學科普 僅供參考

責編:吳行 編輯:楊昕昕 校對:陳聰 孫瑜杰
聲明: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官方微信刊載此文,、使用相關(guān)圖片視頻等素材,,是出于擴散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不明確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