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胸痛不是心痛,,而是肋軟骨炎,!

▎本期科普作者 胸外科 主治醫(yī)師 王曉龍
這里是『醫(yī)生說』
在胸外科門診中
時常會遇到患者因胸部疼痛前來就診
他們常常急切又焦慮
“大夫,,我胸痛得厲害,!”
然而,,在經過心電圖,、抽血化驗
以及影像學(如X線或胸部CT)等詳盡檢查后
往往并未發(fā)現明顯的異常
這種疼痛有時會自行緩解
但時隔不久又會反復發(fā)作
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甚至會懷疑自己心臟出了問題
這其實就是胸外科門診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
“非化膿性肋軟骨炎”


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為肋軟骨與胸肋骨交界處不明原因的非化膿性炎癥,,表現為局限性疼痛可伴腫脹的自限性疾病,由Tietze于1921年首先報道,,又被稱為Tietze病,。多見于20-30歲和40-50歲兩個年齡段,大多數單側發(fā)病,,國內文獻報道女性偏多,。病理學檢查可顯示肋軟骨呈良性膨脹性增生,細胞體積增大,,軟骨膜纖維增厚,,血管過度生長,其他未見異常,。

其發(fā)病原因不明,,可能存在的假說有:1.可能與肋軟骨膜微小創(chuàng)傷及胸肋關節(jié)韌帶局部應力異常造成的勞損有關,;2.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3.可能與免疫或內分泌異常引起肋軟骨營養(yǎng)障礙有關,。

常見表現是胸骨旁2-4肋軟骨與肋骨交界處,,偶爾也可見于肋弓處,,多為鈍痛、隱痛,,偶伴針刺樣痛,。疼痛點固定不變,咳嗽,、深呼吸,、擴展胸壁等胸廓過度活動可使疼痛加重。病程長短不一,,多在3-4周自行痊愈,,但部分患者可反復發(fā)作。查體皮膚無紅熱征象,,可有局部腫脹隆起,,局部壓痛明顯。

血象與血沉均無異常,,X線也無異常發(fā)現,;有腫脹或肋軟骨改變時,,CT可顯示軟骨腫脹及軟骨骨化,MRI能夠顯示骨,、軟骨,、滑膜及骨髓的活動性炎性改變。其診斷主要是排他性診斷,,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依據臨床表現及體征可診斷,。應仔細的進行鑒別診斷,,局部疼痛無腫脹時,應與肋間神經痛,、帶狀皰疹,、反流性食管炎、冠心病心絞痛和肝膽系統(tǒng)疾病相鑒別,;局部疼痛伴腫脹時,,應與肋軟骨腫瘤、胸壁結核,、骨折后骨痂形成等疾病相鑒別,。

1.保守治療:休息,,1-2周內避免做牽拉該區(qū)域的活動(包括提舉或推動重物);對癥處理(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類鎮(zhèn)痛消炎藥),,熱敷及局部封閉(類固醇激素)等,,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減少神經末梢刺激,,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局部營養(yǎng),抗感染治療無效,。
2.手術治療:少數非手術治療無效,、反復發(fā)作,肋軟骨明顯腫大且癥狀嚴重以及不能排除惡性病變,,應進行病變肋軟骨切除,。
參考書籍:《協(xié)和胸外科學》
醫(yī)學科普 僅供參考

責編:吳行 編輯:朱萌萌 白卓蕊
校對:陳聰 朱桓均 孫瑜杰
聲明: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官方微信刊載此文、使用相關圖片視頻等素材,,是出于擴散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不明確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