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不是你的錯,,是甲狀腺惹的禍

▎本期科普作者??甲狀腺乳腺外科 主治醫(yī)師 田艷艷
大家好
這里是『醫(yī)生說』
今天我們先不科普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城市的快節(jié)奏讓我們來不及思考,,來不及珍惜,,來不及體會,,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地奔波,,仿佛時間就像一只無形的魔手,,不停地推著我們往前走,。忙碌的工作,,緊張的學習,,繁瑣的家務,使我們失去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寧靜,,總是感到焦慮,、疲憊、不安,,甚至有時候覺得無從下手,。
恰逢雙節(jié),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們相約聚會,,聊一聊曾經(jīng)的心高氣傲和現(xiàn)在的一地雞毛,。阿雪是我們曾公認的最有前途的一位,上學時成績名列前茅,,性格熱情開朗,,有她的地方總是充滿陽光,畢業(yè)后年薪不菲,,順風順水,。當她匆匆忙忙的趕來聚會,驚覺她早已不是綺羅粉黛,,頂部的頭發(fā),,稀疏的依稀可見遮不住的頭皮,從她的臉上我看到了滄桑和疲乏感,。
寒暄落座后,,大家開始暢所欲言,希望用相聚的歡笑笑語來沖散不如意,。阿雪卻一反常態(tài),,沉默不語,時不時來個哈欠,。
甲狀腺功能檢測很快出了結果,,血清TSH增高,TT4,、FT4降低,,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阿雪,,錯不在你,,是你的甲狀腺惹的禍!”來來來,,讓我們解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神秘面紗,。
首先探秘甲狀腺!
甲狀腺制造,、儲存并分泌多種甲狀腺激素,,用于調(diào)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對維持人體幾乎所有組織,、器官的正常運轉非常重要,。
甲狀腺是全身新陳代謝的“發(fā)動機”,一旦發(fā)生異常會危害到機體的組織器官,,其中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或組織作用減弱導致的全身代謝減低綜合征被稱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
甲減表現(xiàn)多且也可不典型
甲減發(fā)病隱匿,病程較長,,缺乏特異癥狀和體征,,但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
甲減危害知多少,?
甲減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對身體的多個器官以及系統(tǒng)均會造成不良影響。
1,、減緩機體代謝,,導致全身虛弱無力、畏寒怕冷,、體溫降低,;
2、影響循環(huán)系統(tǒng),,導致心率減慢,、心包積液、心衰,、水腫,;增加心血管風險,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
3、影響消化系統(tǒng),,導致胃腸蠕動減弱,,病人可表現(xiàn)為腹脹、便秘,、食欲減退等等,;
4、影響神經(jīng)精神系統(tǒng),,導致患者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嚴重者可表現(xiàn)為精神失常,;
5、影響肌肉關節(jié)系統(tǒng),,引起肌肉疼痛,,嚴重時肌酶顯著升高;
6,、影響血液系統(tǒng),,導致患者出現(xiàn)貧血,;
6,、影響生殖系統(tǒng),導致女性月經(jīng)失調(diào),、月經(jīng)量增多或女性不孕等,,危及妊娠,容易導致流產(chǎn),、早產(chǎn),,更會影響胎兒智力發(fā)育;而男性則表現(xiàn)為性欲減低。
此外,,嚴重甲減患者,,在寒冷、感染,、手術等應激因素作用下,,可導致“甲減危象”(又稱“黏液性水腫昏迷”),表現(xiàn)為體溫下降,、心跳緩慢,、低血壓休克、意識不清而危及生命,。
甲減的自測
如果回答5個是,,即可能已患有甲減,應及時診治,。
甲減的診斷
根據(jù)病變發(fā)生的部位分類:原發(fā)性甲減,、中樞性甲減和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
根據(jù)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程度分類:分為臨床甲減和亞臨床甲減,。
根據(jù)病變的原因分類:自身免疫性甲減,、藥物性甲減、甲狀腺手術后甲減,、131I治療后甲減,、垂體或下丘腦腫瘤手術后甲減、先天性甲減等,。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診斷流程
別忘了,,定期體檢建議檢查甲狀腺彩超,。
唉,太復雜啦,,那就有問題記得找醫(yī)生,!
甲減患者的飲食調(diào)理
1.補充適量碘
碘是制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碘的每日攝入量應在150微克以上,,主要通過食用碘鹽來補充,,并可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海產(chǎn)品含碘豐富宜食用,,如海參,、蝦、牡蠣,、海帶,、紫菜等。
2.避免大量食用
避免食用大量的卷心菜,、木薯,、大豆制品等,以免發(fā)生甲狀腺腫大,。
3.供給足量蛋白質(zhì)
在蛋白質(zhì)營養(yǎng)不良條件下,,甲狀腺功能有低下趨勢。蛋白質(zhì)補充可選用蛋類、乳類,、各種肉類,、魚類;也可每日喝250~500毫升牛奶,。
4.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飲食
甲減時血漿膽固醇合成雖不快但排出也較緩慢,,因而其血濃度升高,易發(fā)生血脂紊亂,。少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動物腦及內(nèi)臟等,。

甲狀腺雖小
但也不應被遺忘哦~
關注美麗的蝴蝶甲狀腺
讓我們的健康“頸”上添花,!
醫(yī)學科普 僅供參考

責編:吳行 編輯:楊昕昕 朱萌萌 校對:陳聰 朱桓均 孫瑜杰
聲明: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官方微信刊載此文、使用相關圖片視頻等素材,,是出于擴散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不明確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