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當心“肱骨髁上骨折”

▎本期科普作者?骨科 主治醫(yī)師 郭建闊
這里是『醫(yī)生說』
孩子們喜歡戶外活動增加
跌傷碰撞在所難免
傷不可怕
可怕的是沒有得到及時診治
如果孩子摔傷后
肘部出現了明顯的腫痛和畸形
家長就要在第一時間考慮到骨折的可能性
系統規(guī)范診療
避免遺留下不可逆的肢體功能障礙
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肱骨髁上骨折
讓家長少走彎路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見的兒童肘部骨折,,約占全部肘關節(jié)損傷的50%-70%,。多發(fā)年齡為5~12歲。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為無移位骨折、部分移位的骨折、完全移位骨折等,。
*圖片來源于百度健康醫(yī)典

孩子骨折后會出現……
1、局部出現腫脹,,皮膚變色,。骨折發(fā)生后肘關節(jié)出現腫脹,因疼痛活動明顯受限,。在嚴重移位的骨折中,,肘前皮膚常出現廣泛的瘀斑,軟組織腫脹和皮膚褶皺,。
2,、孩子身體局部有疼痛和壓痛感,肢體活動受限,,活動后疼痛有所加重,。
3、嚴重時肢體可出現畸形,。如短縮,、扭曲、旋轉等,,部分骨折可出現患肢“S”形畸形,。
4、移動受傷部位可聽到骨斷端有摩擦的聲音,。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辦…

接下來該怎么治療呢……
單純前臂中立位長石膏托固定3-4周即可,。傷后48小時內抬高患肢,,使手高于肘,肘高于心臟水平,。傷后3-7天拍片復查骨折有無再移位,。固定3-4周后,去石膏托開始功能鍛煉,,預防肘關節(jié)僵硬,,同時也可以減輕腫脹。
通常閉合整復即可使骨折復位,屈肘石膏托或經皮克氏針固定,;
目前,,對此類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法是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通過固定可以恢復骨折的連續(xù)性和完整度,。術后還應嚴密觀察肢體血液循環(huán)和手的感覺、運動功能,,4-6周以后可以開始肘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促進骨折愈合以及肘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正常恢復,;如果閉合復位失敗,、或者存在血管神經損傷需要探查、開放性骨折等可以切開復位克氏針固定,。一般采用外側2枚克氏針,、內側1枚克氏針交叉固定。

術后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術后應該抬高患肢,,手高于肘,,肘高于心臟。同時可以做一些握拳松開的動作,,以促進患肢的消腫,。
術后飲食宜清淡,因患兒骨折愈合較快,,不需要刻意服用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或者食物,。
如果患兒無特殊不適就可以正常上學生活,但需注意保護受傷的胳膊,,避免二次損傷,。
一般來說術后三周就可到門診復查,如果骨折愈合滿意就可拆除石膏,,進行主動的功能鍛煉,,術后四周骨折愈合后可以拆除鋼針。拆除鋼針和石膏后,,為盡快恢復關節(jié)功能需加強功能鍛煉,,但應該避免粗暴的功能鍛煉手法,以免造成再次骨折,、骨化性肌炎等并發(fā)癥,。
此外,由于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半年再次在門診復查了解兒童肘關節(jié)的功能和外觀情況,。

最后,友情提示,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見而不簡單,!如有不適,請及時到骨科就診,。
醫(yī)學科普 僅供參考

責編:吳行 編輯:楊昕昕朱萌萌 校對:陳聰 朱恒均 孫瑜杰
聲明: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官方微信刊載此文,、使用相關圖片視頻等素材,是出于擴散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不明確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