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肺癌篩查,不再談“癌”色變

本期科普作者
目前,,肺癌仍是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今年最新的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已頒布,結(jié)合上訴指南,,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幾個肺癌篩查的常見問題,。
一、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哪些,?
1.煙草暴露:吸煙可顯著增加肺癌的發(fā)病風險,。
吸煙劑量越大,肺癌發(fā)病風險越大,;起始吸煙年齡越小,、每日吸煙量越大、持續(xù)時間越長引發(fā)肺癌的相對危險度越大,。
戒煙可使肺癌發(fā)病風險隨之時間推移二減低,,但仍高于從未吸煙人群。
2.二手煙或環(huán)境油煙吸入史:亞裔人群中非吸煙女性的肺癌發(fā)生率顯著高于歐美人群,,推測可能與二手煙暴露和廚房等場所的環(huán)境油煙暴露有關(guān),。
3.職業(yè)致癌物質(zhì)暴露史。
4.個人腫瘤史:患有其他惡性腫瘤者可能攜帶異?;蛲蛔?,基因突變可增加肺癌的發(fā)病風險。
5.一二級親屬肺癌家族史:以及親屬被診斷為肺癌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明顯升高,,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遺傳的肺癌易感位點。
6.慢性肺部進病史,。
二,、肺癌的高風險人群有哪些呢?
年齡≥50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中推薦篩查年齡為50歲,,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4版)推薦年齡為45歲:全國腫瘤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肺癌的年齡別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在45歲治療顯著增加,因此,,推薦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5歲】,,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項者:
1.吸煙包年數(shù)≥20包年,包括曾經(jīng)吸煙≥20包年,,但戒煙不足15年,。注:吸煙包年數(shù)=每天吸煙的包數(shù)(每包20支)×吸煙年數(shù),。
2.與吸煙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職業(yè)暴露史(石棉,、氡、鈹,、鉻,、鎘、鎳,、硅,、煤煙和煤煙塵等)至少1年。
5.有一級親屬(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確診肺癌,。
三、肺癌篩查對象有哪些,?
肺癌高風險人群,,無肺癌病史,年齡一般在50-74歲之間,。
四,、肺癌的篩查方法?
肺癌篩查推薦低劑量螺旋CT(Low-dosecomputedtomography, LDCT),,建議使用16排及以上的多排螺旋CT,。不推薦使用胸部X線檢查、MRI檢查,、PET-CT檢查,、生物標志物檢測等進行肺癌篩查。對于可疑的氣道病變,,可采用支氣管鏡進一步檢查,。
5.篩查頻率?
肺癌高風險人群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LDCT檢查,。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2024年版)》
2. 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