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將無藥可用,!”『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2021年第250期(656)
厚德 精醫(yī) 博學 篤行

如何應對微生物耐藥問題,?
抗微生物藥物的過度使用正在加劇世界各地微生物的耐藥性,,我們可以使用現(xiàn)有抗微生物藥物的時間不多了,?!皵U大認知,,遏制耐藥”,,關乎全人類的健康,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zhàn),!面對如此嚴峻的耐藥形勢,,我們該如何應對?

1.正確認識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感冒藥”
抗微生物藥≠消炎藥

抗微生物藥≠“感冒藥”
“感冒”在西醫(yī)上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普通感冒即使不服用藥物,,其在一周左右也會自愈,,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感冒藥”,通常指為了緩解癥狀而服用的解熱,、鎮(zhèn)痛,、止咳、化痰,、抗組胺等藥物,。抗微生物藥物針對的是細菌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所以只有在明確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存在時,,才有必要服用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消炎藥
消炎藥是消除人體炎癥反應的藥物,包括兩類:一類是常說的激素,,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和潑尼松等;另一類是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等??刮⑸锼幬锸峭ㄟ^殺滅或抑制微生物,,進而消除微生物引起的人體炎癥反應;而針對其他炎癥性疾病,,如局部軟組織紅腫疼痛、免疫系統(tǒng)問題導致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是不需要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

2.不濫用抗微生物藥物
生病時,應尋求醫(yī)務人員的專業(yè)建議,,不要自行購買服用抗微生物藥物,,濫用抗微生物藥物只會讓我們無藥可用。

3.保持抗微生物藥物有效性
只在有處方的條件下服用抗菌藥物和其他抗微生物藥物,;不要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微生物藥物,;即使病情開始好轉(zhuǎn),也要繼續(xù)按照處方完成整個治療方案,。

4.預防微生物感染
接種疫苗有助于預防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良好的手衛(wèi)生有助于限制微生物的傳播;安全的性行為有助于阻斷疾病的傳播,。

5.防止產(chǎn)生耐藥結(jié)核和艾滋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形勢下,,我們應堅持結(jié)核病和艾滋病的治療,以防止產(chǎn)生耐藥性,。

6.遏制動物源性微生物耐藥
開展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綜合治理,,減少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的使用。

7.推進抗微生物藥物的研發(fā)
二十一世紀以后,,全新機制的抗菌藥物研發(fā)已屈指可數(shù),,我們需要積極推進新型抗微生物藥物的研發(fā)工作,造福全人類,。
總結(jié)
“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將無藥可用”,遏制耐藥,,需要各領域互相合作,,讓我們“攜手遏制耐藥,,共繪健康藍圖”。
NOV
26
來源 |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
編輯 | 侯凱旋(藥學部)楊昕昕
校對 | 陳 聰 周利利
責編 | 張永州 吳 行


